[小編跟課]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影音課程 第四講

 

​By 曾瑋琪 (諮商心理師)● 2023/01/05

 

來,快問快答:

「你印象最深刻的,和爸爸的遊戲是什麼呢?」

第四堂課,士恆老師講「父親」。

這個主題是系列課程一開始老師就先預告,當時他說,這是相對而言很少提及、探討的主題,但「父親」,當然重要。

小嬰兒創造與建構「父親」的路徑與母親很不同。

如前三堂課所提到的,母親是近距離、親密的存在;父親則填補媽媽不在時的經驗碎片。對小嬰兒來說,需要從一剛開始很多經驗碎片找到屬於媽媽的經驗碎片,然後填補起來、順利組成媽媽經驗之後,再將不屬於媽媽經驗的碎片個體化,於是組成爸爸經驗。

可這歷程需要多久時間?完全視這位爸爸照顧孩子的深度、頻率與品質。

必須注意的是,當父親角色進入小嬰兒生命時,其實也同時接收小嬰兒對母親某些特質的情感,這樣的接手,會讓母親 大大地 鬆一口氣。

因此,所謂「父親」,具有三個重要性:

1、必須是在家的

2、必須作為母親的道德支柱

3、必須是鮮活存在且具正面特質

但士恆老師也不諱言,他觀察到,與父親相處的經驗存在極大變異性,而如果你剛好是 有父親的母親的小孩,通常可以感受到父母共同承擔養育小孩的重責大任,也通常會是一個美滿家庭。

◐ ◓ ◑ ◒

這就是之所以會有快問快答題目的原因。

你是否能很快想起小時候與父親一起遊戲的經驗?

如果你能,並且是愉快、美好的經驗,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有個「夠好的」父親。但如果不是太愉快、太開心,也沒關係,從現在開始,想方設法練習把自己愛回來💗💗💗

☝☝☝如果你剛好在唸發展心理學,強烈推薦來聽這幾堂課,對於大師們提到的各種嬰兒發展期理論與狀態,會有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的感受喔!

 

▞▞▞▞▞▞▞▞▞▞▞▞▞▞▞▞▞▞▞▞▞▞▞▞▞▞▞▞▞▞▞▞▞▞▞▞▞▞▞▞▞▞▞▞▞▞▞▞▞▞▞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影音課程: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j3ZpB2w4Zk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