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跟課 #伴侶治療 #心理 #諮商 #溝通 #傾聽 #關係
2025/4/22-5/27 孫頌賢、劉彥君《伴侶治療指南》深度導讀六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ntT4vow6byI
第一堂 伴侶關係與伴侶治療的挑戰 (劉彥君 授課)
撰稿⊙黃予岑(諮商心理師) |編輯⊙林俞君
《伴侶治療指南》深度導讀六講由劉彥君和孫頌賢老師主講,第一講就相當精彩,先由彥君老師精闢地跟我們介紹「伴侶關係與伴侶治療的挑戰」,加上驚喜大彩蛋邀請到《伴侶治療指南》作者亞瑟·尼爾森Arthur C. Nielsen現身短講,還有熊秉荃老師即時口譯,提供參與線上課程的夥伴Q&A問好問滿,小編整個人興奮到模糊,太賺了吧!現在就為大家整理課程的精華內容。
#認識脆弱模式:我們都是帶傷前行的人
課程一開始,彥君老師說明之所以伴侶關係在現代社會中充滿挑戰,是因為伴侶關係中不僅有個人、人際互動再加上外部的挑戰,每個人帶著原生家庭的經驗、社會文化的期待,進入親密關係。很多伴侶間的衝突,表面看起來是瑣碎的小事,背後卻是深層的期待和受傷在碰撞著。老師舉例一對伴侶的先生抱怨太太工作不穩定,是因為雙方對「工作」或「家庭角色」的無意識期待不同,太太更希望自己是家庭主婦的角色,但先生希望太太可以是職業婦女幫忙分擔家計,這些期待在關係中說不出口,最後就演變成無休止的摩擦。
特別有感的是,老師提醒我們:成熟度並非天生,而是可以學習的能力。而且,當伴侶能夠在安全的關係中了解彼此的羞愧和脆弱,才有可能真正和好。到這裡真的很有被打到的感覺啊!
#伴侶溝通的藝術:說話容易,傾聽才是高難度
老師說到有一段,我忍不住猛點頭:往往衝突激烈的伴侶,大家都會努力「說」和表達自己,但真正困難的是「傾聽」對方。尤其是親密關係裡,不是拚誰的理比較多,而是能不能真正用心聽懂並且了解對方的感受。這不只是溝通技巧,還是愛的表現。
老師課堂上舉了很多例子,比如「你如果愛我,不用我說你就應該知道」,這是臨床經驗中,伴侶會期待對方有「讀心術」的心態,不僅讓關係卡死,也會經常讓自己期待落空而對關係失望。能夠傾聽、回應、同理,是經營親密關係中不容易卻很重要的事。
#接納對方對自己的影響力:為了「我們」,學著柔軟
我特別喜歡老師談「接受影響」這一塊,這裡的影響可能是雙方的情緒、想法、習慣或價值觀的交流,透過理解而有軟化的空間。老師提到在東方文化裡,我們常把「犧牲」當成負面詞,但老師在課堂裡重新定義了犧牲:那是一種為了我們的關係,我願意調整自己、也願意讓你影響我的溫柔力量,有時候未必是一種示弱,反而是一種伴侶關係的韌性。
#身為伴侶治療師的功課:看見深層,維持中立
如果說前面是在講伴侶本身的挑戰,那接下來就是講伴侶治療師的功課啦!彥君老師提醒我們,治療師要學會「中立」,不被其中一方拉走,而且要能夠看到表面衝突下更深層的脆弱和需要。
還有一點超重要:雙方吵架時,治療師要能適時介入,保護雙方有表達和被傾聽理解的空間,而不是讓現場失控成一場如同在家一樣爭吵的伴侶戰爭,聽起來很簡單,但身為臨床實務的我知道實際上超難,需要治療師超高的情緒穩定度和場面掌控力。
#不只用單一取向:整合才是王道
這堂課很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亞瑟·尼爾森Arthur C. Nielsen老師特地早起來到課程現場,超級有心!!在短講中他強調書中的伴侶治療不只使用單一種學派,而是整合系統、心理動力、行為,甚至有時候需要給伴侶心理教育等。每對伴侶都不一樣,治療師要靈活調整,找到最適合眼前這對伴侶的方法。
尼爾森老師形容伴侶工作「50年都不無聊」,因為每對關係都充滿了獨特的挑戰與可能,這句話聽得我既有感又敬佩,從他的表達中能感受滿滿的智慧與涵納。
#QA重點整理:陪伴覺察,走向修復
最後的Q&A環節,也是滿滿乾貨!同學們問的問題都好棒啊!小編聽得津津有味又振筆疾書。
比如:
1. 為什麼自我覺察在伴侶諮商這麼重要?
因為當事人常常只看到對方的問題,覺得是對方有問題才使關係變糟,卻忽略了自己在關係裡的角色。而治療師要協助他們認識這一點,才能真正修補關係。
2. 原生家庭的經驗怎麼影響現在的關係?
老師用了「過敏反應」這個比喻,真的超貼切——當我們帶著舊有原生家庭的傷進入新關係,很容易在相似情境下有過度反應,因此修復好自己的傷,並且增加自我覺察與伴侶間的覺察,才有機會不掉入過去的傷,再透過伴侶雙方的支持理解,彼此安全地表達脆弱而創造新經驗。
3. 針對伴侶目標不一致(例如生不生小孩、外遇要不要分開)該怎麼辦?
老師提醒治療師不要急著讓雙方做決定,而是陪伴雙方探索覺察,尊重每個人的需要和選擇,當伴侶治療中可以協助雙方好好地思考和並了解對方,治療師能穩定與自我覺察更是不可或缺,老師更是說明當一方想來伴侶治療,另一方不想來時,他個人的實務秘訣傳授。
聽起來是不是滿載而歸呢?不只內容紮實、案例生動,老師的講解也很親切、易懂,讓小編對伴侶關係背後的複雜性,有了更深刻溫柔的理解。如果你還來不及加入我們,趕快加入啊!小編要敲碗下一堂課了!
編註:本課程前1.5小時為劉彥君授課,後1小時為《伴侶治療指南》作者亞瑟·尼爾森Dr. Nielsen現身短講與QA,特別感謝熊秉荃老師的口譯與熱情安排。
▍歡迎報名本課程:
2025/4/22-5/27 孫頌賢、劉彥君《伴侶治療指南》深度導讀六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ntT4vow6byI
*本課程開放報名至5月27日止
*影片回放可觀看至11月30日止
▍#心靈工坊LINE官方帳號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心靈工坊YOUTUBE 經典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sygarden1
歡迎按讚、訂閱、分享,並開啟小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