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邱甜甜 ● 2022/09/07
怡佳老師好:
想給你個回饋跟回應,先跟老師致歉因為工作有點忙、加上卡課我只能一直當個補課的學生,永遠活在你們的過去哈哈,不過我相信共時性會引領我讓我們在某個適合的時機點相遇,以下是我想給您的想法。
我想針對在第二堂上課時榮格提到:「我對你們說,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你們的導師,然而你們也不再是小孩了」這句話給回饋。
當初在閱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沒什麼感覺,原本以為可能就單單純純的是榮格本身的自謙詞,但是那時候剛好在一個低潮期反反覆覆高低的時刻,讀完那句沒兩天後又陷入了低潮,我就一直很疑惑,我也嘗試著用分析心理學以及各位老師給我的知識與引導去想辦法排解黑暗,但是我一直覺得成效不佳,我想起旭亞老師跟愛智者老師提到接受黑暗、不要掙扎這件事,我也嘗試著不掙扎,就自然地沉浸在黑暗,但就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總覺得不是真的很能夠真正的沉入黑暗。
直到低潮的後幾天,我剛看完愛智者老師上的神話以後,我作了個夢境:
夢中我夢到我正在溜一個很高很長的溜滑梯,往下滑的時候,可能是溜滑梯材質不好,所以有點阻塞,但是在溜滑梯的最前面居然是愛智者老師,他正在前面也一起溜著滑梯,我們之間一大段距離,裡面有好多同學、好多榮格的書、好多講義,然後老師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拿起了滿在溜滑梯上阻礙滑行的講義跟書本往旁邊丟,嘴裏還叨念著:「怎麼這麼多無用的東西?!連神話彼此之間還有這麼多部曲!真煩人!」
然後我就醒了,後來我反思了下,會不會有可能在這一些日子的學習中,可能連榮格都不知不覺地成為了我僵化的面具,框架了我的思想,然而榮格是注重經驗的,我當時想起了第二講的 「我對你們說,我不是救世主,也不是你們的導師,然而你們也不再是小孩了」,我覺得在那個當下十分有感,原來我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僵化了榮格的引導,將他當成了導師,我也以我學習榮格為榮,反正這樣的態度阻礙了我真正的沉浸於黑暗。
後來在第七講又看到「Follow your own way」時,感受又更深,終於有一點點體會到何謂自性化的過程人人不同,原來榮格的這句看似自謙的詞「我不是救世主....」他真的事實上就是如此!我當下的感動滿深刻的,想跟老師您作個分享。
另外也想跟老師請教,待在黑暗需要好大好大的自我支持的力量,Hold在那個剛剛好的動力邊緣要好有智慧,不曉得老師或者榮格他本身有沒有什麼能夠自我支持自己的方式呢?或者說自我支持其實是一種心境嗎?所以舉凡繪畫、跳舞、音樂、瑜珈、乃至於耍廢睡覺去海邊大吼大叫,都能是一種給予自己支持的方式嗎?
謝謝老師撥冗讀我這麼一長串的回饋,也謝謝老師這幾堂課以來的分享,祝福我們的個體化之路都能見招拆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怡佳老師回應
謝謝甜甜的分享,溜滑梯的夢境給了我一些聯想,溜得很快可能會有搭雲霄飛車的快感,但溜得卡卡地這種不符合預期的速度,說不定也可以保護我們過於快速地墜入陌生深淵。講義與書本所代表的理性知識可能是阻礙,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緩衝。
我所理解的榮格在黑暗中一直努力尋求動態的平衡,既順隨、又抵抗、也努力以理性消化。我很欣賞接受與不掙扎(因為掙扎沒有用,呵呵!)的態度,但作為生命體一定會掙扎,即使知道徒然,也忍不住想要拼搏。
關於待在黑暗中的經驗,我最近剛好讀到一個和待在黑暗中的經驗有關的繪本:《住在黑白洞穴裡的鼴鼠》。我很喜歡當中照耀鼴鼠的吊燈這個意象。在黑暗中時,我相信都會存在著這樣一盞吊燈,做為我們與光明的中介。故事中的吊燈其實是一根蘿蔔,當蘿蔔被收成時(這個收成在我看來同時有成熟與犧牲的意涵),陽光從那個空出來的洞中射入地底,鼴鼠才開啟了一個新的生命旅程......。為了謝謝甜甜的回饋,我想送你這本書。
學員回饋
謝謝怡佳老師的回應以及繪本分享!原來這些意象也能這樣子的從兩個對立極去做分析以及思考!這是我完全沒有去思考過的解夢方向,謝謝老師給予的思考方向!或許在來回擺盪中再給自己一點時間,超越功能就會慢慢浮現吧~
主題閱讀
卡爾・榮格/著,魯宓、劉宏信/譯,心靈工坊/出版
推薦閱讀
特瑞莎‧賽迪瓦/著&繪 ,黃筱茵/譯,阿布拉/出版
▞▞▞▞▞▞▞▞▞▞▞▞▞▞▞▞▞▞▞▞▞▞▞▞▞▞▞▞▞▞▞▞▞▞▞▞▞▞▞▞▞▞▞▞▞▞▞▞▞▞▞▞▞▞▞▞▞▞▞▞▞▞▞▞▞▞▞▞▞▞▞▞▞▞▞▞▞▞▞▞▞
課程介紹請見: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PJckAxWI3A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