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跟課 #伴侶治療 #心理 #諮商 #溝通 #傾聽 #關係
2025/4/22-5/27 孫頌賢、劉彥君《伴侶治療指南》深度導讀六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ntT4vow6byI
第4堂 關係中的差異與接納 (劉彥君 授課)
撰稿⊙黃予岑(諮商心理師)|編輯⊙林俞君
在關係中,常常不是誰對誰錯,而是「我們怎麼會這麼不一樣?!」
第四講,彥君老師帶我們深入理解,伴侶間經常爭吵和衝突,其實源自於「差異」,而非惡意。
#原來不是誰的錯,而是我們不同
老師用google地圖的「場景Scene」與「視角View」的比喻,生動形容伴侶即使處在同一情境的場景和地圖空間,也會因場景中的小人站的角度不同、生命經驗不同,看見截然不同的風景。這種平行時空般的溝通落差,讓人秒懂為什麼伴侶雖然在描述同一件事情,卻總是雞同鴨講。
#當我們總是用力表達自己,就難以聽見和看見對方
很多時候,我們太執著於「說服對方接受我的觀點」,卻忘了「聽見對方是怎麼感受的」。老師特別指出,當一方把自己的觀點視為唯一的真理,就會陷入事件的爭論當中,而另一方就會覺得被否定。例如:有一對伴侶爭吵著為什麼自己說話對方都沒有在聽,一方不斷地說「我有說」,而另一方則一直表達「我沒有聽到」,背後其實是彼此主體性的拉扯與防衛。
治療師需要透過3R步驟:Reveal揭露差異→Revalue重新評估→Revise修改。看見雙方的表達可能都是事實,協助雙方去了解可能一方真的有說,只是太小聲,導致另一方真的沒有聽到,而不是不願意聽,治療師成為中間的潤滑劑,去認可雙方的表達都是對的,而讓伴侶有空間到對方的視角去理解對方,才有鬆動的可能性。
#爭執背後,是文化與定義在對話
課程中也提到一個有趣的現象:看似簡單的詞彙,比如「自私」、「不負責任」,其實都藏有個人的價值觀與文化背景的不同。有時候衝突不是來自事件本身,而是對這些詞的「定義不同」。老師鼓勵我們要協助「轉譯」,把標籤拆解成意義和背景,讓伴侶更容易理解彼此的立場,這為治療師提供了實用的切入點。
#吵架,是情緒哲學在打架
這堂課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後設情緒哲學」的概念,情緒的整體信念和態度。John Gottman研究指出,後設情緒不適配有94%準確率可預測伴侶關係在四年內會走向離婚或穩定,而有80%在十多年後仍維持著當時的對話模式。(編註:新聞報導出處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8476)
我們怎麼面對情緒和處理情緒,是從小從主要照顧者那裡被教出來的。一個覺得「情緒要靠自己處理」情緒疏離模式的人,和一個「需要情緒共鳴」情緒對頻模式的人相處,就像iOS和Android互傳檔案一樣困難。彥君老師強調,心理師能做的,是幫助伴侶理解彼此風格的來源,在關係中建立「共同的情感文化」,而不是硬要逼對方接受自己的方式,讓雙方可以逐漸透過練習而有向對方靠近的策略和方法。
#有些差異無解,但值得接納
不是每個問題都能被解決,但可以被「接納」。課程後半談到的「接納」,老師提到,接納不是忍耐,也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有意識地放下「對方要改變」的期待,進而看見彼此的本質與價值。講師提到,許多衝突其實來自未被看見的期待與失落,當這些情緒被處理、哀悼過後,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理解與靠近。
#從我,到我們
最終,課程將我們帶到一個更深層的關係思維:「從我到我們」。伴侶間有共識的犧牲並不是損失,而是共同目標下的調整;同理不是退讓,而是雙方共享的脆弱。不僅是教治療師如何介入伴侶衝突,更讓伴侶們可以重新省思:我們要的,是對方改變?還是能一起走下去的連結?
第四講課程讓人理解伴侶間的差異並非敵意,而是兩個世界的相遇。對治療師來說,這一講提供了許多實用的介入策略與比喻工具,對伴侶而言,更是一面關係的鏡子與地圖導航。下一講彥君老師要帶我們進入伴侶治療中的溝通技巧訓練,小編相信一定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堂課。
✨ ✨ ✨ ✨ ✨ ✨ ✨ ✨
心的觸動,是神聖的祝福
陪你一起鍛造意識的光
整合承接來自無意識的禮物
〔開幕慶〕5/20-6/20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
輸入折扣碼:IAMblessed
全站購課即享85折優惠
✨ ✨ ✨ ✨ ✨ ✨ ✨ ✨
▍歡迎報名本課程:
2025/4/22-5/27 孫頌賢、劉彥君《伴侶治療指南》深度導讀六講
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RntT4vow6byI
*本課程開放報名至5月27日止
*影片回放可觀看至11月30日止
▍#心靈工坊LINE官方帳號 好友募集中😘
👉立即加入:https://lin.ee/fXdzkjF
🐳每月10日為您推播當月課程,20日向您介紹最新書訊
🍀不定期發佈免費公益講座
▍#心靈工坊YOUTUBE 經典影片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psygarden1
歡迎按讚、訂閱、分享,並開啟小鈴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