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曾瑋琪 (諮商心理師)● 2022/09/07
寫在前面:
先來個卸責聲明(咦):在聽這堂課之前,小編對溫尼考特的認識只少少少少少……
再說(第一堂)結論:暗黑系分析師/心理師/治療師歡迎入列《終於可以不用總是啟動與尋找溫暖光愛的助人模式,在溫尼考特的理論裡,不只大談特談「恨」這件事,分析師若是被激起恨意竟然還被視為是頗具客觀與正當性呢!(灑花)
▩ ▩ ▩
社內RS小編跟我說,她一直以為溫尼考特理論的核心是「愛」,並且充滿著滿滿滿滿的愛。但原來這是有前傳有但書。
溫尼考特不只談愛,更談恨,認為恨具有重要地位,並且能幫助一個人穩定生命。一個人將心中潛藏、壓抑的恨意透過不只是宣洩的方式表達出來,以想像力破壞或攻擊重要客體(特別是第一個客體),雖然過程可能劇烈,抑或破壞得真實與徹底,對溫尼考特而言,這竟是療癒關鍵的第一步;他同時也認為,一個人若能以早期經驗為基礎發展出「恨」的能力,再將壞的客體破壞掉,這是一個人是否成熟的關鍵。
而治療師,是引領案主回到真實狀態,協助解開案主不能恨的封印,在治療過程與關係中,好好地、清楚地梳理案主生命中的恨,這正是溫尼考特對治療師的貼心提醒。
▩ ▩ ▩
心理學家發展的理論總是反應當事人生命經歷與特質,而九歲那年對著鏡中的自己說出「我太乖了~」的自評語的溫尼考特,在日後青少年時期選擇普世認為離經叛道、混亂不羈的生活,但正是這些經歷與所謂反骨,讓他從有別以往的溫暖光愛的路徑貼近案主。
談恨是為了通往療癒與愛的道途,因此士恆老師說:「有愛才有恨,要恨過才能好好愛!」
更多愛恨之間的來回與纏繞,第二堂課繼續說分明~
▞▞▞▞▞▞▞▞▞▞▞▞▞▞▞▞▞▞▞▞▞▞▞▞▞▞▞▞▞▞▞▞▞▞▞▞▞▞▞▞▞▞▞▞▞▞▞▞▞▞▞▞▞▞▞▞▞▞▞▞▞▞▞▞▞▞▞▞▞▞▞▞▞▞▞▞▞▞▞▞▞▞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影音課程: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j3ZpB2w4Zk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