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跟課]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影音課程 第五講

 

​By 曾瑋琪 (諮商心理師)● 2023/01/12

 

 

先假定正在看的你是心理師或治療師。嗯。

如果你遇上了一位10歲就評定為品行障礙症的小案主,在與TA遊戲/療癒的過程裡,總不經意或試圖挑釁與攻擊你,你會是怎樣反應?又會怎麼想、怎麼做?

▩ ▩ ▩

第五堂課以「遊戲、攻擊、退行與必須的『恨』」為主題,為了讓大家更理解「恨」之於嬰兒、之於諮商/療癒關係的意義與重要性,士恆老師分享一個令人動容的他的案例。有位被評定為品行障礙症的小案主,明顯就是童年逆境經驗者(ACEs),不但有一個情緒不穩、時不時爆炸的、持刀的、會動手的父親──(像極了隨時失控的喝醉酒的野生熊?)。為了不讓父親攻擊母親與其他人,不知何時起,小案主開始刻意挑釁自己的父親,看似叛逆、暴衝的小案主,挑釁父親的原因 只為了讓自己成為父親攻擊的對象而不因此傷害其他人。於是真有一次,父親真的持刀劃破了小案主的肚子。

▩ ▩ ▩

看到這裡,在你心裡是否能稍稍勾勒與描繪小案主的圖像?

那是一個怎樣的小孩?

士恆老師與這位小案主第一次會面時就『被攻擊』,士恆老師坦言最初「好生氣」,但立刻敏覺地知道,小案主並不是在攻擊自己,也透過此,士恆老師與小案主此前的經驗連結。老師說,那是他當時有史以來最驚恐的治療經驗,因為小案主選了一把藍波玩具刀要與老師「對戰」,出力認真、攻擊認真,重點是眼神非常兇惡,而且 總會攻擊老師的肚子 。所幸老師一一接了下來,以溫和、緩和的方式試著讓小案主慢下來,或適時喊「停」,小案主總是認真攻擊、士恆老師總是肚破腸流躺在地上(並偷偷喘息),就這樣來來回回幾次的療癒後的某一次,當士恆老師又一次躺在地上,小案主 第一次關切地詢問士恆老師怎麼了?並且認真地說「我一定會救活你的。」

▩ ▩ ▩

故事當然不止於此。小案主還發現,原來士恆老師懷孕了,並且認真為士恆老師一次接生8個小嬰兒(小編提醒:一切是在遊戲中。)

後來的後來,士恆老師與小案主又進行了幾次遊戲治療,也持續為士恆老師接生小嬰兒們。

因著士恆老師的陪伴與愛裡,逐一為小案主梳理了恨。

小案主因此重生。

◐ ◓ ◑ ◒

士恆老師說,來自失功能家庭的孩子,永遠無法兩分對父母的愛與恨。

因為愛他與他愛的人,就是傷害他的人。如果要恨對方,意味著也必須失去被愛的經驗,因此對他而言,愛不得,恨也不得。為了不讓恨成形,解離、隔離,就會出現。這也是重度創傷者會出現的狀況。如果我們循線追溯,就會挖掘碰觸到這部分。

 

▞▞▞▞▞▞▞▞▞▞▞▞▞▞▞▞▞▞▞▞▞▞▞▞▞▞▞▞▞▞▞▞▞▞▞▞▞▞▞▞▞▞▞▞▞▞▞▞▞▞▞

翁士恆【溫尼考特六講】影音課程:https://psygarden.havppen.com/course/j3ZpB2w4ZkFU